欢迎来到河南宏宇建筑防水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!

当前位置:首页>>新闻动态

华为:《智能世界 2035》报告重磅发布

发布时间 : 2025-10-11 09:15:27

2025年9月,华为联合中国信通院发布《智能世界 2035》报告(文末附资源免费下载方式),以“AI 与物理世界深度融合” 为核心,勾勒了未来 10 年 “人机共生、虚实交融” 的智能图景。

AI 从 “数字世界的工具” 跃迁为 “物理世界的伙伴”,通过技术底座、场景渗透与可持续保障,构建起 “万物互联、自主进化” 的智能体系。


一、核心愿景:从 “数字智能” 到 “物理智能” 的跃迁

报告的核心逻辑是:AI 的终极价值不在 “数字世界的运算”,而在 “物理世界的赋能”

未来 10 年,AI 将突破 “黑盒模型” 的局限,通过 “具身智能”(如机器人、智能驾驶)、“世界模型”(物理规律与数字孪生融合)与 “行动引擎”(自主决策与执行),深度融入物理世界,实现 “感知 - 认知 - 决策 - 行动” 的全链路闭环。

简言之,2035 年的智能世界,是“数字大脑 + 物理身体” 的组合:AI 不仅能 “思考”,更能 “做事”;不仅能 “理解”,更能 “改变”—— 从医疗健康到城市管理,从工业制造到能源调度,AI 将成为人类的 “协作伙伴”,而非 “辅助工具”。


二、技术底座:十大趋势构建智能世界的 “骨架”

报告提出“与 AI 共进” 的十大技术跃迁,覆盖 AGI、算力、网络、能源等核心领域,构成智能世界的底层支撑:

1. AGI:走向物理世界是必由之路

通用人工智能(AGI)的突破,需跳出 “规模驱动” 的现有路径,转向 “物理世界的交互”—— 通过“经验引擎”(数据驱动)、“理念引擎”(规则与知识)、“行动引擎”(目标与决策) 三大引擎,构建 “高保真世界模型”,让 AI 像人类一样 “用身体感知、用经验学习、用逻辑决策”。

2. AI 智能体:从 “工具” 到 “决策伙伴”

AI 智能体将从 “执行单一任务” 进化为 “自主规划、跨域协作” 的决策伙伴,分为五个等级:

L1(功能级):辅助工具(如聊天机器人);
L5(智慧级):超越人类的自主智慧(如企业战略决策智能体)。

2035 年,L4 级(专业指导)智能体将规模化落地,成为医疗、金融、制造等领域的 “专家顾问”。


3. 具身智能:连接数字与物理的 “桥梁”

具身智能(有物理载体的 AI)将成为 AI 渗透物理世界的核心载体,覆盖三大领域:

智能驾驶:2035 年实现 L4 + 自动驾驶规模化,成为 “移动第三空间”;
智能机器人:家庭机器人(如养老、清洁)渗透率超 90%,工业机器人实现 “毫米级精准操作”;
低空经济: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(eVTOL)普及,城市立体交通成型。

4. 新型算力:突破冯・诺依曼架构的 “瓶颈”

传统 “存算分离” 的冯・诺依曼架构无法满足 AI 的算力需求,2035 年将实现“材料(如 2D/1D 低维材料)、工艺(如 3D 异质集成)、架构(如存算协同)、范式(如光计算 / 量子计算)” 四大突破,算力规模较 2025 年增长 10 万倍,能效提升 1000 倍。

5. 能源:Token 管理的 “智能神经系统”

能源将从 “粗放供给” 转向 “精准调度”—— 通过Token(数字身份) 定义每焦耳能量的 “来源、用途、owner”,实现 “感知 - 决策 - 行动” 的闭环:比如,电动车通过 V2G(车网互动)成为 “移动储能单元”,AI 调度光伏 / 风电的 “峰谷发电”,让能源像 “数字资产” 一样可编程。


三、场景渗透:12 大领域,AI 如何改变生活与生产?

报告用“与 AI 共赢” 章节,详细描绘了 AI 在医疗、教育、出行等 12 大场景的应用,核心是从 “功能供给” 到 “体验赋能”,解决人类的核心痛点:

1. 医疗:从 “治病救人” 到 “健康全周期管理”

  • 2035 年,AI 将预防 80% 的慢性病(如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),通过 “可穿戴设备 + 数字孪生” 实现 “实时监测 - 风险预警 - 个性化干预” 的闭环;
  • 医疗资源将从 “医院集中” 转向 “家庭分散”,60% 的日常干预可在家完成,AI 辅助医生实现 “精准诊疗”(如癌症早期筛查准确率超 95%)。

2. 教育:从 “批量教学” 到 “人机协同个性化”

  • 10 亿学生将使用 “智能学习助手”,通过 “苏格拉底式对话” 培养批判性思维;
  • 5000 万 “孪生智能教师”(数字分身)将辅助真人教师,覆盖偏远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,实现 “因材施教”。

3. 出行:从 “位移功能” 到 “第三空间体验”

  • MaaS(出行即服务) 将覆盖欧盟 80% 核心城市,通过 “RoboTaxi + 空中出租车 + 地铁” 的协同,将通勤效率提升 30%;
  • RoboTaxi 将成为 “移动办公室 / 娱乐舱”,让通勤时间从 “垃圾时间” 变为 “价值时间”(如办公、亲子互动)。

4. 制造:从 “规模生产” 到 “定制化智能”

  • AI 将推动制造从 “B2C” 转向 “C2M”(用户直连工厂),实现 “设计即制造”(如汽车定制化配置 1000 + 种);
  • 具身智能机器人将实现 “无人工厂”,劳动生产率提升 60%,缺陷率降至 0.05% 以下。

5. 城市:从 “功能集合” 到 “自进化生命体”

  • 城市将成为 “自主感知、自主决策、自主进化” 的智能体,通过 “城市级 AGI” 实现:
    交通:AI 动态调度信号灯,拥堵率降 40%;
    安全:量子传感网络实现 “原子级环境监测”,火灾 / 地震预警提前 10 分钟;
    服务:超级助理(如 “城市 AI 管家”)渗透率 82%,覆盖政务、医疗、教育等全场景。


四、可持续保障:AI 向善,让智能世界有 “温度”

报告强调,智能世界的可持续性需建立在“AI 向善” 的基础上,核心包括:

1. 伦理:将 “人类价值” 嵌入 AI

AI 需遵循 “以人为本” 的伦理框架:

  • 可解释性:AI 决策需 “透明”(如医疗 AI 需说明 “为何推荐某治疗方案”);
  • 价值对齐:AI 需与人类价值观一致(如避免性别 / 种族歧视);
  • 文化包容:AI 需适应多元文化(如不同地区的教育 / 医疗习惯)。

2. 安全:构建 “可信 AI” 体系

  • ICT 安全:量子计算时代,需用 “抗量子密码” 保障基础设施安全;
  • 智能体安全:单智能体需 “身份可信”(如机器人的 “数字身份证”),多智能体协同需 “通信安全”(如 5G-A/6G 专网);
  • 安全治理:建立 “全生命周期安全”(从模型训练到推理应用)。

3. 普惠:弥合 “数字鸿沟”

  • 教育普惠:智能学习助手覆盖偏远地区,缩小教育差距;
  • 医疗普惠:AI 诊断系统覆盖缺乏医生的地区,降低医疗成本;
  • 无障碍服务:具身智能(如仿生假肢、脑机接口)帮助残障人士融入社会。

4. 绿色:可持续 AI 驱动 “双碳”

  • AI 节能:开发 “低能耗算法”(如稀疏 Transformer),数据中心用可再生能源(如光伏 / 风电);
  • AI 赋能绿色转型:AI 优化电网(提升新能源利用率 30%)、物流(降低碳排放 45%)、农业(精准灌溉节约水资源 20%)。


五、2035,智能世界的 “模样”

2035 年的智能世界,将是“人机共生、虚实交融” 的新纪元:

  • 你可能早上被 “家庭 AI 管家” 唤醒,它已根据你的健康数据准备好早餐;
  • 通勤时,RoboTaxi 自动规划 “最短 + 最舒适” 路线,你在车内完成工作会议;
  • 工作中,AI 智能体帮你完成 “数据分析 + 方案生成”,你专注于 “创意决策”;
  • 晚上,“城市 AI 管家” 提醒你 “明日降温,需添衣”,并预约好社区医生的 “AI 健康咨询”。

这份报告的核心,是“AI 不是目的,而是手段”

智能世界的终极目标,是让技术服务于 “人的价值”:更健康的身体、更公平的上学机会、更高效工作。

简言之就是 —「技术始终为人服务,让每个人都活出更好的版本」

上一篇:发放超6万亿元贷款 !国开行全力支持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

下一篇:政策动态 | 住建部推进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任务落实落地,五方面推动"好房子"建设工作(10.6-10.12)

© 2016 河南宏宇建筑防水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 版权所有     豫ICP备2022018740号-1